当前位置: 首页 > 教育

保送清北的16岁成都少年:感谢父母让自己慢慢长大

前言

在前两期的“竞赛少年”专访中,当被问及父母的日常教育时,我们注意到,两位少年都谈到,在一些关于学习道路的选择上,他们的父母都非常尊重他们的意见。包括在学习之外的日常生活里,对于他们的兴趣爱好,父母也都“放得比较宽,没有太多干涉”。

是他们恰好生活在了两个开明宽松的家庭吗?看似偶然,但也许不完全是巧合。因为我们专访的第三位收到清北保送资格的少年,在谈到家庭教育时,也表示,自己非常感谢父母多年来给到的宽松氛围和开明支持。

此外,我们还注意到,我们随机选择的三位专访对象,他们其实系统接触竞赛数学的时间都不算很早,在更早期的阶段,他们只是对数学表现出了兴趣,然后这份兴趣得到了保护和引导,最终种得花开。

这是否也算是一种教育启示呢?在孩子们成长的道路上,适当地让他们慢慢来,也许不是一件坏事。毕竟,有时候绕路可能就是最近的路。

“竞赛少年”系列报道的第三期专访,我们将走近一位同样16岁的少年,一起看看他是如何回忆和评价自己的家庭教育的。

专访对象:梁骞文

梁骞文,来自成都树德中学高二年级11班,在2022年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(决赛)中获得金牌,成功入选国家集训队,获得了清华大学、北京大学的保送资格。

印象:

教练眼中的“完美主义者”

学习能力和自我诊断能力都很强

说起梁骞文,成都树德中学数学竞赛总教练卢圣提到了两个关键词:独立思考,完美主义。

比如在追求完美这件事上,梁骞文相当执着。卢圣回忆,“很多同学在做数学题的时候,如果这道题不会做,但为了好歹得一点分,或者碰碰运气,也会选择写点其它内容上去,但梁骞文就不会这样做,他是必须要有把握才会全部写上去。如果没有绝对把握,他会选择干脆不写。”

其次,梁骞文的书写习惯,也是让卢圣印象十分深刻,“一般人会觉得,数学解题,只要过程正确、答案正确就可以了,潦草一点也无妨,但梁骞文的书写总是不疾不徐,工工整整,算得上是我见过为数不多书写最好的同学了。”

另外,梁骞文还十分注重解题方法的“优美”,因为在解答数学题的时候,一般就只有简单与繁琐的区别,而梁骞文的解法总是会让人看起来比较有“美感”。“他的解答条理非常清晰,会让老师第一眼看到解答的思路与重点……他似乎就像是在心里规划过解题过程一样。”

“要么不做,要做就要做好,就要做对”,正是凭借这样的完美主义,梁骞文在完成数学国决比赛后,非常准确地估算到了自己的最终得分。“决赛中取得了90分,和此前考完冬令营自己预估的分数一分不差。”

▲梁骞文(左5)和同学、竞赛教练们

成长:

他看起来走了一些绕路

但没有一步是白走的

除了在解题上不急不躁,学习之外的梁骞文也是如此。用卢圣的话来说,“他看起来走了一些绕路,但其实最终证明这些路没有一步是白走的”。

比如,在学习习惯上,作为一名竞赛生,梁骞文并非天天刷竞赛题,而是很喜欢泛读一些数学类书籍,这些书籍表面上看起来和竞赛题目没啥关系,但无形之中,其实也帮助他打牢了学习基础,增强了学习兴趣,也扩宽了知识面,“有点像语文的广泛阅读带来的好处”。

其次,梁骞文是一个善于沟通的学生。遇到一些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,有时候会和教练讨论,和同学讨论。很多时候,一开始想不通的问题,在和教练、同学讨论后反而产生了灵感,在思想的碰撞中找到了方向,在这个过程中与教练、同学一起进步。

谈到梁骞文的这些习惯和性格特点,卢圣觉得,这些和孩子背后的家庭氛围也有很大的关系。

比如,此前梁骞文在外地参加数学竞赛集训的时候,有段时间的状态就非常不好,考试成绩也不太理想,梁骞文的妈妈知道这件事情后,便从成都赶来陪伴他,但妈妈过来不是来监督鞭策孩子学习的,而是每天给梁骞文做饭,也借此机会谈谈心,缓解其学习压力,后来孩子也很快恢复了状态。 

卢圣对此十分赞赏,也很感慨,“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,父母的支持很关键,对于教育,不要一味求快,也别贪多,不要给孩子压太多东西,让他们慢慢成长,家长要做的就是陪伴理解、支持、引导。”

即使在高中教学中,卢圣有时候也非常强调这种“慢”。以他任教的树德中学为例,有些学习能力强的孩子,初中就会把高中的数学或者物理等学科知识学完了,到了高中阶段,学校并不会继续加足马力让这些孩子继续“狂飙式”学习,而是征求孩子的意见,然后再来制定高中阶段的培养方案,“个性化的培养是最重要的,教育不是要让每个孩子走一样的路,而是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路。”

▲梁骞文

回顾:

他最感谢父母让自己“慢慢成长”

如果从天赋和兴趣这两个基本出发点来说,梁骞文是具备的。

他回忆,自己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,就对数学十分热爱,“就喜欢挑战难题,喜欢解题后的那种畅快感和成就感”,就靠着这股热爱和成就感的支撑,“初二上学期,就已经把初中阶段的所有数学内容学完了。”

他也十分感谢父母这些年来给他的宽松氛围和开明支持,“他们基本都是尊重我的想法”,也正因此,梁骞文对数学的兴趣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。

“有些人如果被强迫着或者在高压状态下天天学数学,时间久了,可能会从喜欢数学变成厌恶数学,这样的先例也不是没有”,但这么多年过去了,在梁骞文看来,数学已经成为他最重要的“朋友”之一,“我自己的性格比较内敛,正好是借助学习数学的契机,也让我开始认识到一个全新的自己,所以,数学对我来说,不只是代表的是公式、几何图形,而是我的一个好朋友。”

当然,虽然说教育不可追求过快,但很多家长也十分关心:所谓的这个“适当慢一点”又到底要多慢呢?如果一个孩子也想走数学竞赛这条路,什么时候开始比较好呢?

卢圣谈到,一般情况下,建议从初中开始规划比较好,因为初中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数学基础,顺利的话,高一、高二基本就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成绩。“初中阶段如果开始正式学习的话,通过观察也能更准确地发现,究竟孩子喜不喜欢竞赛,究竟适合走综合还是竞赛,这样也可以提前规避风险。”

此外,卢圣反复强调,兴趣、毅力也是走竞赛这条路不可或缺的几个因素,“数学竞赛学习实际是有一定挑战的,没有兴趣很难长时间坚持,必须要感兴趣才能在这条路上真正走下去。”

其次,竞赛的学习,堪称是一场脑力的马拉松,“一要具备长跑的能力,也就是学习能力,二要有长跑的决心和毅力”,毕竟,这条路不是仅靠刷几道题就可以完成的,而是需要长时间的准备、长时间的坚持。

红星新闻记者 殷建

编辑 柴畅

高考保送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陕西法制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
转发到:
拓展阅读
  • 目前,北京各区均已发布2025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政策。一起来看↓↓东城区2025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政策西城区2025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政策朝阳区2025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政策海淀区2025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政策丰台区2025年义务教育阶段入[全文]
    2025-05-06 23:39
  • 中山大学在研究生招生过程中,竟连续将好几位初试成绩达到 400 多分的考生拒之门外。这不禁令人心生疑问,难道这些学生仅仅是因为本科院校不够出色,就遭此对待吗?要知道,他们在初试中取得了如此之高的分数,难道就不能稍微网开一面吗?毕竟初试成绩也[全文]
    2025-04-02 13:24
  • 请小作者添加小编好友,以便制作荣誉证书。投稿方式:关注微信公众号“温州新教育”(微信号:wzrbxjy),点击下方自定义菜单栏“作文投稿”即可进行投稿(投稿时,请注意必填与选填)。破焦虑桎梏温州中学高二(14)班 王董栩指导老师:郑可菜“学[全文]
    2024-12-25 04:19
  • 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,生命科学的边界正被不断拓展,同学们正站在门槛上,窥见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新世界。育英中学1+3项目班的学子们,带着对未知的渴望和对科学的敬畏,踏上了“走进生命科学新世界,探索科技前沿新奥秘”的研学之旅。走进生物多样性[全文]
    2024-12-18 04:14
  • 澳洲新学季即将来临,不少留学生准备来到大洋彼岸澳洲开启留学生活,面临租房等生活需求。今年3月,我馆已在官网发布针对中国留学生常见租房陷阱的提醒。近期,又接连有多名中国留学生遇“假房东”租房被骗后向我馆求助。从受害者的被骗经历来看,当前租房诈[全文]
    2024-11-30 02:13
  • ⬆️点击预约明晚18:00直播⬆️在线答疑/择校择专业/备考规划考试临近,多所地区、院校都发布了考场要求,有的地区由原来的统一发放文具改为需要自备了,快来看看吧。在重庆市参考的考生统一配发考试文具,除招生单位在《准考证》备注信息栏中特别说明[全文]
    2024-11-28 03:54
阿里云服务器
腾讯云秒杀
Copyright 2003-2025 by 陕西法制网 shx.dcxinwen.cn All Right Reserved.   版权所有